近期,微博、豆瓣和小红书上的网友因发现办公软件WPS将“母主题”改为“父主题”,于是发起了对WPS的一场围剿。淘宝和京东因出现了“父单号”也被集体声讨,部分网友认为“父主题”这一表述带有性别指向,不符合社会对性别平等的期待与指引。 社交媒体成为了这一事件发酵的主要场所,用户通过微博、豆瓣等平台表达不满,投诉、卸载等行为层出不穷,甚至以戏谑的方式表达抗议,如“祝贵司收益父父父,股票爹爹爹”。这种集体行动的力量,不仅推动了公众对事件的关注,也对WPS等企业形成了压力。然而,经过深入调查,发现WPS早在2020年的软件介绍视频中就已经使用了“父主题”这一表述,并不存在近期刻意且偷偷改字的情况。实际上,在计算机领域,用父子概念来形容层级关系是相当普遍的,如父节点(parentNode)和子节点(childNode)。这一发现揭示了部分网友可能基于误解或错误信息进行了情绪化的反馈,但这不失为一次反思性别平等和语言使用的契机,在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中,我们应如何平衡技术术语的传统用法与性别中立的语言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