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回复: 0

小米机器狗专家交流纪要

[复制链接]

988

主题

1024

帖子

36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39
发表于 2023-8-16 09: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积更小,反应更灵敏,也更加拟物,还有电子皮肤,可以进行变色。可以实现后空翻,跳芭蕾舞,实现快速反应、原地快速旋转、鼓掌、快跑太空滑步等。相比于一代有很大的运动性能的提升。用的21TOPs 的英伟达NX算力芯片双目相机、AI相机、鱼眼、TOF,激光雷达、超声传感器超声可以识别透明的玻璃这种摄像头不好识别的场景,TOF通过小爱同学的语音交互来控制机器狗。可视化引擎代码全部开源,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对机器狗的控制代码。cybergear:编码器+无框力矩电机+行星减速器,卖499。成本拆分:驱动:500*12=6000英伟达NX:2000电池电源系统:700主控:300(IMU集成在了主控里面,用的MEMS的IMU,大概几十块钱)结构:1000传感器: 2000传感器的应用:激光雷达:定位自主避障双目:视觉融合超声:测距防撞tof:测距防撞触摸:交互语音:对话多种摄像头:AI视觉功能
Q&A


Q:机器狗带电量?
A:5000mAH,电压是24V。人形机器人的减速器有行星、谐波、摆线的形式。对于机器狗,基本都是用的行星减速器。执行器精度高,那么调软件的的时间就短一些。如果很看重成本,也可以多用行星。行星成本在谐波的1/2-1/3.   


Q:驱动里面的零部件都是外采吗?
A:是的


Q:定价?                                               
A:第一代定的比BOM成本还要低,第二代的定价基本和bom持平。至于销量,第一代量产了1000台,采用申请审批的形式来确定谁能购买,要确认申请人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第二代就没那么多的限制了。第一代作为开发者的的开发平台来做的,第二代可以进入到家庭来应用了,也满足开发者的需求。传感器组成:激光雷达和双目占比较大。在脖子处用了一个激光雷达,和车相比线数要少一些,地图的精度要低一些,我们买的大概1000块钱,和扫地机的级别比较类似。双目和AI相机大概占1000,其他的TOF大概就是几块钱十几块钱。目前第二代准备了几K的机子。行星减速器成本:大概200块钱,减速比是7.75:1.机器狗上激光雷达的必要性:第一代没用激光雷达也可以实现导航等功能,加了激光雷达可以感知侧面的地形情况,可以构建较为完整的地图形式,而且视觉和激光雷达可以相互融合,可以满足开发者的更多的开发需求,可以提高机器狗的控制精度。机器狗的传感器方案和人形机器人的方案的区别:也是类似的,但是配置要求更高。也会加装超声,用于透明物体的避障,还用了UWB作为基准定位。关节定价的原由:小米设计了这个电机,然后一下子订购了好几K的量,把成本降了下来,也优化了一些用料,比如磁钢牌号等。之所要卖这个电机,是因为第一代卖铁蛋的时候,很多开发者把机器狗拆掉了,然后卖里面的额零部件,大家对电机有需求,所以我们就拿出来卖,推动机器人的发展。不是陵川云动,他主要是做协作机器人的关节。机器狗的力控方案是电流环。触摸是在脖子后面加了一块触摸板,用的是类似显示屏的方案,触摸板很便宜,大概10块钱左右。狗的皮肤:和电子水墨屏差不多,但是有不同的颜色。机器狗是采用建模+离线规划的形式去做的,采用仿真等方式去模拟他的轨迹,不是学习来做的。当然也有一些动作是用AI来训练的方式来实现的,比如踹他的。电机绕线、外壳的加工、行星齿轮的加工都是外协的。人形机器人上如果用200NM的行星减速器,那成本也是1000多。可选的供应商很多,给供应商留的利润也很低。就找了一家电机的企业来做,腿部采用谐波,手部采用行星,因为腿部运动性控制要求高。硬件好的话就省掉了软件调试的时间。上肢的行星减速器可能会用到14个。去年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今年大概率不会发布,预计明年会发布新的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还是会继续做,大的狗可能在军事、巡检、安防等可以用的。电子皮肤的成本:一个狗在2000多块钱,非官方标配的,12999的机器狗是不配的。机器狗的零部件成本已经没法降了,但是可以省掉一些传感器。宇输的算力比小米的低,他用的价值量在5-600。人形机器人的无框力矩电机价值量可能在1-2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GMT+8, 2025-7-15 07:39 , Processed in 0.0146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