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1|回复: 15

关于“附近性”探讨

[复制链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发表于 2022-12-23 17: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欣玥 于 2022-12-23 17:55 编辑

附近的消失(2019年人类学家项飙):网络的发达和便利导致城市生活的某种封闭性。对于附近的需求越来越少,认知也急剧下降。


“个人的意义与尊严出路不在于个人,一定是在于关系。没有一个天然的个人尊严,没有一个(所谓尊严的)东西在那里。你不能够去追求个人尊严,你一定要去建构出附近,重新去想这个关系,建构出这个关系。”
——节选自《十三邀》(第四季第四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3-2-24 12: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yU48ZoEy-x1neAsuNCLqg
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附近”的空间性、社会性及其隐含的情感性进行剖析,并就以“附近”为方法与类似的以“自己”为方法和常人方法学之间的区别,以及以“附近”为方法的创新性、适用性和田野性进行反思。

1、什么是“附近”,以及“附近”为什么变得重要?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以家庭、单位为区隔的场所和范围,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功能加速退化,对居于其间的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不断减弱,人们开始原子化地在城市中生存,并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多元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就此成为一个与异质性的陌生人不断簇集、交往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使人困惑不解,又可以使人欢欣雀跃,既可以让人喜出望外,又可以使人沮丧不堪”。
当把“附近”作为方法,作为研究的单位,我们才可以看到现代人生活的状态和全貌,并在日常的中心地带里探寻到非日常的例外

2、特点?空间性、社会性和情感性
① 在空间性上,“附近”有着具体的物理空间,但这一空间并没有清晰明确的边界(boundary)。“附近”充满了混杂和异质,人们在流动中不断关联出新的交集,交叉性强,因此拥有更多的人与物、人与空间、人与人多重并置之下的在地耦合性。
② 在社会性上,“附近”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性交集。
③在情感性上,“附近”凸显人和人各种交往、交流的网络纽带,并在意义层面形成人和人之间的联结。
a. 城市的“本真性”/“原真性”(authenticity);
b.最容易被忽略的情感延伸,是和陌生人的联结【”在齐美尔看来,陌生人不是外在于群体,而是“在一个有周围边界的群体之内流动”,是群体的一部分,却不为血缘或地缘的关系所固定。杜月也曾指出,“陌生人并非居无定所之人,他会逗留在某个空间并进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但是他的未来却无法由当前的社会群体所限定……与他交往的人仅仅可以确定他此刻的成员身份,无法将他作为一直在此的同伴与其产生关系”。】

3、对象
当以“附近”作为研究方法,去描绘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陌生人”时,他们是做家政的阿姨、送外卖的外卖员、装窗户和做家具的工人、在菜市场卖菜的菜贩、小区里值班的门卫保安等。作为在城市中漂泊无根的外来务工者,他们是跟“附近”产生紧密联系的具象的人

4、方法论
当把“附近”作为方法时,研究者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与被研究者在共同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或近或远的交集网络,彼此延续着可以互相理解的日常行动的规范和逻辑。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多频次的日常接触后,能够在已经掌握的故事脉络中,不断地拼接细节和延展范围,并在日常叙事的基础上凝练群体性的身份认同和关系性联结,进而激发出新的理论构想。
第一,研究者在关系场的中心。第二,研究者在关系场的边缘。第三,研究者在关系场的时间线上。

5、案例
以笔者针对“附近”外来务工者的研究为例。这些外来务工者在笔者的生命历程中有着或深或浅的交集,彼此相识的平均时间大约为3年。

6、案例
笔者提出抒情与深描两种田野实践技巧,重点突出“附近”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以及被访者的对话、衣着、表情、动作、惯习、关系、权力的不对等,等等,以期呈现出“附近”里的主体人物们具象化的生命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3 17: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邻升温(2023小红书年度生活趋势)
趋势现象:①疫情小区群以物易物→社区的重要性②年轻人到社区超市购物,积极和街坊聊天→社区活动和小店
背后逻辑:①对宏大和远方感到信息疲惫②疫情为近邻提供契机
建议:关注邻里关系社区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30 1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链接: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09881-1.html(实体店入局即时零售,做的是社区“分钟生意”2022-12-30)

1、假设:不用居家了,即时零售是否还能延续火爆?
2、案例:
①很多线下店铺已经搭载着即时零售风口,悄然转型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华中一家社区超市商品种类堪比中型超市,成为社区各年龄段消费者最喜爱的“小仓库”;上海安德超市通过全时段配送,成了年轻人最爱的“深夜食堂”。
北京华欣超市的经营者分析数据发现,电商做的是每天、每月的生意,即时零售做的是每分钟、每小时的生意。他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推出不同的置顶商品:早市置顶生鲜食材,午餐置顶熟食鲜,下午茶置顶水果零食牛奶,晚餐置顶酒饮零食。
②中国有近700万家夫妻店,老板大多头脑灵光,偏居一隅做着人情生意。比如苏南区域某超市,根据美团提供的区域商品建议,重点补足水果、乳品冰品和酒水饮料。店铺日曝光增长了21%,日订单增长了25%。最终在4个月时间内,超市线上商品数增长26%,重点品类交易占比从16.9%提升到41%,仅此一项,带动线上交易增长119%。
3、定义:即时零售的核心是本地供给和即时物流
4、做法:争取陌生人的信任,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其实只需要一点:有求必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案例:即时零售模式正好解决了“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原来只辐射周边几百米的小店,被更多更远消费者看到,24小时营业,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案例:即时零售模式正好解决了“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原来只辐射周边几百米的小店,被更多更远消费者看到,24小时营业,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疫情买药买不到】
5、环境:全国多地区着力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这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15分钟外卖范围可能只有0~3公里,需要实体门店与社区紧密结合

中国网络零售已经占社零总额的四分之一。在实体零售和电子商务的缝隙之间,满足本地即时需求的即时零售模式,正通过服务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对实体经济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30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链接: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09881-1.html(实体店入局即时零售,做的是社区“分钟生意”2022-12-30)

1、假设:不用居家了,即时零售是否还能延续火爆?
2、案例:
①很多线下店铺已经搭载着即时零售风口,悄然转型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华中一家社区超市商品种类堪比中型超市,成为社区各年龄段消费者最喜爱的“小仓库”;上海安德超市通过全时段配送,成了年轻人最爱的“深夜食堂”。
北京华欣超市的经营者分析数据发现,电商做的是每天、每月的生意,即时零售做的是每分钟、每小时的生意。他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推出不同的置顶商品:早市置顶生鲜食材,午餐置顶熟食鲜,下午茶置顶水果零食牛奶,晚餐置顶酒饮零食。
②中国有近700万家夫妻店,老板大多头脑灵光,偏居一隅做着人情生意。比如苏南区域某超市,根据美团提供的区域商品建议,重点补足水果、乳品冰品和酒水饮料。店铺日曝光增长了21%,日订单增长了25%。最终在4个月时间内,超市线上商品数增长26%,重点品类交易占比从16.9%提升到41%,仅此一项,带动线上交易增长119%。
3、定义:即时零售的核心是本地供给和即时物流
4、做法:争取陌生人的信任,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其实只需要一点:有求必应,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案例:即时零售模式正好解决了“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原来只辐射周边几百米的小店,被更多更远消费者看到,24小时营业,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案例:即时零售模式正好解决了“线下不知去哪买,电商下单来不及”的痛点,原来只辐射周边几百米的小店,被更多更远消费者看到,24小时营业,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疫情买药买不到】
5、环境:全国多地区着力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这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15分钟外卖范围可能只有0~3公里,需要实体门店与社区紧密结合

中国网络零售已经占社零总额的四分之一。在实体零售和电子商务的缝隙之间,满足本地即时需求的即时零售模式,正通过服务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对实体经济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yuv2TpzRqg4C2yLIvYnA
a. 现象:疫情几年让远游艰难,但也催生了一种深度在地旅行方式
b. 案例:「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举办的「Jane’s Walk」是为了纪念《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发起的城市漫步活动,以一种友善的方式邀请市民了解城市的规划。Jane’s Walk 会带着市民在杭州西湖学习观察生物多样性;在北京什刹海看滨水空间规划和胡同生活;在深圳景田游公园群,探索社区的组成。
c. 企业:imPACKED 则是一家倡导可持续旅行的企业,你可以跟着他们在广州参观垃圾焚烧厂;在上海组团看以可持续理念运营的二手商店和循环工作坊。
d. 洞察:城市漫步仍将为对城市和「附近」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深度探索的切入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涌现文化:
【案例】上海 2022 年新开业就排长龙的店面,一个是被称为「咖啡界苹果」的蓝瓶咖啡 Blue Bottle,一个就是火遍澳洲的生活方式品牌伊索 Aseop。各路大牌都多多少少在去年进行了本土化的尝试:COS 11 月在成都做了为期 4 天的「喝碗茶嘛」饮茶会活动展现当地特色的茶馆文化;喜茶早就推出「让灵感发声·在地」项目,让一系列在地化产品、空间、活动和城市文化结合;Burberry 还走进 10 个少数民族地区,复兴刺绣、蜡染、织锦等手工艺……不止这些大品牌,小而美的主理人原创品牌还会越来越多。
【案例】一个个悄悄在马路边上出现的在地品牌们,能制造出过目难忘的审美观,新一年已经开始不断扩展分店。以粤式文化为主题的急急脚咖啡,就让「绿色创意」也成了年轻人眼中的一个新粤式符号。
【分析】用自己的品牌力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同时也在创造受年轻人推崇的新在地文化

思考:在地文化和附近之间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链接:项飙×贾冬婷:我们应该到哪里寻找自己的确定性?原创 三联中读 三联生活周刊 2023-01-18https://mp.weixin.qq.com/s/k3AVOA_vgNGr9RiB0PHzJ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3-2-2 12: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wONUt2LQ0aCufRuj4pqQ“附近”的消失?与崛起?丨2023商业报告趋势的“附近”思考丨社会洞察50篇 刘阿舜 刘阿舜的田野日记 2023-01-31
1、提问:那为什么以前说“附近”消失了?
2、“数据”代替了“附近”,我们的“附近”通过网络被数字化隐藏,人们自然也缺乏探索“附近”的欲望。
“附近”消失的背后是个体化的崛起,个体化的崛起始终离不开三个词语:
独立(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因为城市细密的分工体系日益独立,他们的“附近”也在个体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边界感(与任何人都保持适当的礼貌,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有着更多的试探与设限。这些促成了现代人“附近”的消失。);
旁观者(个人主义成为社会趋势,具体而微弱的社会关系变得松散,关系的脆弱性也使得人们对于生活失去掌控感)。
3、实操
1)案例:在2023年罗振宇跨年演讲中,表达了另外一种观点:“附近”没有消失,正在悄悄崛起。罗振宇引进了一组数据证明他的观点:中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超过1亿家,现有的商店门店的存量,至少是7000万家,每年还有大量的新店在开张。“互联网+”的本地零售正在脱离宏大叙事,脚踏实地的寻找本地存在的商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主题

529

帖子

2013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013
发表于 2023-2-2 12: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0

主题

759

帖子

27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6: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很多很多.......那么多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GMT+8, 2025-5-4 20:30 , Processed in 0.0419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