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价格迫近成本水平;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光伏组件价格回落至每瓦1.5元左右,大型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回报率达8%。
光伏硅料价格大幅下跌,产业链价格持续走低。6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2111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公开组件采购中标结果,隆基乐叶分别以1.506元/瓦与1.515元/瓦的报价中标两个标段。
2022年,光伏组件成本达到约2元/瓦,目前该成本已大幅下降。
据第三方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6月22日数据,目前组件价格回归至约1.4元/瓦-1.6元/瓦的水平,推动装机需求释放。
据瑞银证券数据,当组件价格降到每瓦1.7元以下时,大部分电力电站项目投资回报率在7.5%以上。一名光伏行业人士对财新测算,若组件价格降至为每瓦1.5元时,大型电站项目投资回报率可达约8%。
自2022年底开启价格下降通道后,光伏上游硅料价格在半年内已经见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6月21日公布的价格显示,当周,单晶复投料、致密料和菜花料成交均价分别为每吨6.81万元、6.64万元和6.27万元,已较5月底约13万元/吨的价格跌去五成;缩水至2022年底每吨30万元价格高点的五分之一。
随着产能大幅释放,硅料环节出现供应过剩,行业竞争白热化。硅业分会指出,按当前复投料价格计算,已经跌破企业平均生产成本,检修停产的情况仍在延续。
供应端,据硅业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总计53万吨,同比大增九成。其中,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达到11.56万吨。2022年12月,中国多晶硅月产量接近10万吨,2022年1月仅5.2万吨。产能方面,2022年底,中国光伏硅料年产能已达120万吨,到2023年底将翻一番。
中信期货6月26日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硅料产量将超过140万吨,全球产量合计超过155万吨,对应可满足超过600GW组件。假设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为330GW,所需组件仅400GW。
据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目前上游硅料价格逐步接近触底,价格区间已不断迫近行业整体的全成本水平,挑战现有产能的盈利能力,考验新产能的成本兑现能力,对于近期已经和即将投产的新产能来说,面临投产即亏损的境地。随着竞争环境恶化,三季度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已在不断收缩。
这一背景下,硅业分会指出,硅料新厂家如东立、宝丰、上机等项目已推迟投产,将使得短期供应过剩的预期有所缓解。
多晶硅供给过剩压力导致产品价格下探,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降低传导至光伏组件端,光伏电站开发商采购成本降低,收益率提升。
中原证券报告分析,2023年下半年,在光伏系统成本大幅降低的背景下,国内风光大基地落地进程将加快,同时,户用、工商业等分布式光伏市场渗透率将提升。预计全年国内光伏装机130—150GW,同比增长五至七成。据国家能源局6月20日数据,1-5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6121万千瓦,同比增长160%。
组件价格走势上,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三季度的组件新谈单价格已降至每瓦1.35-1.4元的水平,但价格分化较大,前期项目签单仍有约每瓦1.5-1.6元以上的水平在执行,低价现货已至每瓦1.3-1.35元。买卖双方的观望情绪持续影响项目动工进度,仍需考虑整体供应链价格是否能够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