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回复: 0

欧盟在电池产业战略布局中面临的不确定性

[复制链接]

1871

主题

2004

帖子

677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771
发表于 2022-12-28 1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9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在电池法规的一项临时新规则上达成一致,新规则中设定了废电池收集和材料回收比例上更高的目标,同时要求企业实施尽职调查措施,审查和报告供应链各环节的社会和环境风险。参与立法的欧洲议员称,欧盟第一次在循环经济立法上覆盖了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再回收工业,尤其是在锂上。新规则可能会成为全球整个电池市场的基准。

最“绿”电池:差异化生存

在东亚国家和美国这样的劲敌面前,已经落后的欧洲需要在电池领域找准自己的位置。以电动出行领域为例,据PwC今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在全球范围内,欧洲制造30%的电动汽车,却只生产10%的电池,包括锂、镍和石墨在内的重要原材料生产占比不到1%,对这些重要原材料加工约1%。而全球对电池的需求则会从今天的0.5 TWh增长到2030年的3.6 TWh,其中约25%来自欧洲。在分蛋糕已经艰难的情况下,欧盟试图在循环经济领域上开辟新的市场,这样既能缓解自然资源方面的压力,也可以解决好废电池处理的问题。欧盟电池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成为“全球最绿”。

欧盟在电池上的立法也和欧洲绿色协定、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和新工业战略紧密相关。2020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电池和废电池草案,用以取代2006年电池指令。该草案涵盖了包括便携式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工业电池等欧盟市场上的所有电池,也覆盖了从原材料开采,到电池生产,再到电池回收整个产业价值链,尤其强调建立可持续性标准,比如碳足迹声明、最低回收量规定等,还引入了供应链各环节的尽职调查规定。有观点认为,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美国和中国企业,很快会在欧洲这片无法放弃的市场上遭遇可持续性标准的门槛,即进入欧洲市场得证明自己足够“绿”。

广告
电池有多“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有多“绿”。智库Agora能源转型论坛 2021年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单在电池生产上,德国比中国在可持续性上更有优势,与德国发电结构比起来,中国发电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高出约40%,由此,在电池电芯制造上,德国比中国可以减少9到12 kg/kWh的排放。

然而2022年,俄乌战争中的能源危机下,欧洲的煤电临危受命,逆气候保护的大趋势而行,发电比重在上升,即使它从策略上来看是暂时的,但这个暂时在时间跨度上一定不会短。

原材料:力争“上游”

仅凭再回收无法解决欧洲的原材料问题。电池生命周期的跨度决定了,欧洲不可能等着将来自东亚的电池变成废料,再通过变废为宝来解救对电池的需求。矿产是必争之地。

据欧盟文件,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欧洲对锂和钴的需求在2030年分别增加18倍和5倍,在2050年增加60倍和15倍,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欧盟将面临供应问题。欧盟自然不会放过在电池上游材料上布局,尤其是在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矿上。2020年,锂成为欧盟30种关键原材料清单上新增的一种。欧盟成立的欧洲电池联盟和欧洲原材料联盟,其共同目标就是保证欧盟境内电池原材料供应安全。欧盟委员会估计,因为德国境内新的锂矿项目,欧盟境内可用的锂矿资源,已经由2020年的220万吨增至而今的550万吨,再加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境内的项目,欧洲本土资源有潜力覆盖欧洲80%的锂需求。

当然,欧盟委员会给出的数据指的只是可能性,鉴于欧洲本土矿产开采在现实中遭遇各种阻力,尤其是来自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反对,资源潜能只能打折扣地实现,欧洲还得依赖原材料进口。

最近,欧盟和智利达成新的合作协议,更新和深化了两者已存的自由贸易协定,智利向欧盟99.9%的产品免除关税,欧盟估计,欧盟对智利出口在接下来的五年有望增加45亿欧元。更重要的是原材料,智利已经是欧盟最大最重要的锂供应国,占总供应的62.9%,而该协定强化了欧洲在绿色转型相关清洁能源及原材料如锂、铜和氢能方面的准入,限制了智利给未加工原材料出口设定上限或其他条件的可能性,而且保证了来自欧盟的投资在智利国内投资者同等待遇。

该协定被欧盟方称作是具有地缘政治意义上的里程碑,对在中国在电池产能上占上风,美国推出扶持电池生产政策的夹击下的欧盟电池产业来说,尤其意义重大。欧盟在关键原材料上的立法也正在进行时。

而在替代电池技术上,欧盟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如何摆脱对稀有的或者关键原材料的依赖上,比如钠离子电池或者镁离子电池。但在技术成熟之前,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供应仍然是重点。在可见的未来,欧盟电池的上游原材料问题摆脱不了依赖进口的命运。

电池生产:不能掉“链”子

在2021年前,欧洲电动汽车所需要的电池几乎完全被他国垄断,而今,欧洲电池制造商开始涌现,欧洲正进入电池产业价值链上的关键一环:电池生产。

弗劳恩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数据表明,约有40家电池制造商想在欧洲建厂,包括本土的Northvolt、大众和 ACC,这三家占了全部产能的三分之一,也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和韩国的电池制造商。已经公布的欧洲境内的电池产能在2022年达到124GWh左右,2025年则在0.5TWh到0.6TWh之间,2030年在1.3TWh到1.5TWh之间,其中,四分之一产能分布在德国。而宁德时代在匈牙利规划的100 GWh产能并不包含该1.5TWh之内。研究指出,从数据来看,欧洲到2030年并不会面临根本上的电池短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欧洲还会涌现更多的超级工厂。

计划赶不上变化。美国即将生效的《降低通胀法》中的3960亿美元补贴计划,覆盖了对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和电池原材料的补贴,和美国对电动汽车本土制造的补贴比起来,美国对电池的补贴对欧洲来说,可能更具挑战性。

今年5月, Northvolt宣布在德国建设第三家电池超级工厂,2025年开始生产,生产能力达每年60GWh,意味着Northvolt在欧洲的生产能力将会增至170 GWh。6个月之后,出现了不确定性。Northvolt发言人称,鉴于在北美和欧洲目前的境况,我们会在明年做出决定。Northvolt同时也透露,对北美的偏向可能会有点耽误德国的建厂计划。美国的大幅补贴和欧洲高企的能源价格,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11月底,大众品牌CEO费舍尔在领英上发文,表达了对欧洲和德国作为生产地的竞争力的担忧,要求欧盟出台遏制欧洲去工业化趋势的措施。费舍尔称,如果德国和欧洲的能源价格不能得到快速和确定的降低,能源密集型生产和新的电池工厂在欧洲则是变得不可行,他同时抨击,在美国《降低通胀法》对投资和生产充满诱惑力的对照之下,欧盟的补贴规则过时且官僚化,而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下的电池项目扶持的是长期意义上的新技术发展,却忽略了短期上的生产提速和扩建。月初,大众集团和旗下电池子公司PowerCo确定了在加拿大建厂,并开始为其北美第一家电池超级工厂进行选址。

在做投资决定前,考虑成本的电池制造商需要补贴政策带来的确定性,就像整个电池行业需要立法带来的确定性一样。去年年底,包括Northvolt在内的企业向欧盟国家能源部长们联名致信,表达了对电池立法因引入碳足迹和供应链审查规定遭延期的担忧。信件称,打造欧洲电池价值链须即刻进行,而不是等到三四年之后,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关键领域,在更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规则确定上的任何耽搁,都会让欧洲这个后来者错失最后的良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GMT+8, 2025-5-5 06:06 , Processed in 0.0140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