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回复: 0

中国在全球钴供应链中将占据更大分量

[复制链接]

1871

主题

2004

帖子

677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771
发表于 2023-3-13 18: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使用文章顶部或底部的共享按钮来进行共享文章的链接。未经允许复制文章内容分享给他人是违反FT中文网条款和条件以及版权政策的行为。发送电子邮件至licensing@ftchinese.com以购买其他权利。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ftchinese.com/m/corp/copyright.html

https://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9018

未来两年内,中国在全球钴产量中的占比预计将从44%上升到一半。这种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中的关键金属的价格已跌至32个月低点。

对照英文收藏
更新于2023年3月13日 14:14 英国《金融时报》哈里•邓普西,何丽伦敦报道
中国料将增强对全球钴供应的掌控,在产量大增的背景下,这种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中的关键金属的价格跌至32个月低点。

根据总部位于英国的钴交易商达顿大宗商品交易公司(Darton Commodities)的一份报告,未来两年内,中国在全球钴产量中的占比预计将从目前的44%上升到一半。

尽管西方力争掌控钴、锂、镍等关键材料的供应链——这些材料对于生产电动汽车电池至关重要——中国还是提高了其在钴产量中的占比。

2022年中国提炼的钴达到14万吨,是5年前的两倍多,而世界其他地区停滞在4万吨关口,因此身为亚洲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占到全球钴精炼产能的77%。


中国在钴供应上的分量上升之际,这种金属持续12个月的涨势陡然逆转,价格从去年5月的高于每磅40美元的峰值降至每磅16美元,跌幅达60%。

“很多事情凑到一起,拉低了市场行情:物流问题缓解、消费电子设备销售不振以及电动汽车电池越来越多地采用含钴量较低或不含钴的生产工艺,”一家参与定价的机构基准矿产情报(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首席数据官卡斯珀罗尔斯(Caspar Rawles)表示。

达顿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钴产量增长3.5万吨,增幅23%。这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推动:瑞士大宗商品集团嘉能可(Glencore)位于刚果(金)的全球最大钴矿Mutanda扩大生产,以及印尼成为一个主要的钴生产国。

新增供给量是新增需求量的两倍多,导致钴价暴跌。需求则受到多重因素打击:全球便携式电子设备销售低迷,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实施严厉封锁,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转向不含钴的续航里程较低的电池。

一位交易员表示, 现在面临“双重打击”,钴的中国精炼商和用户因消费需求转弱而去库存,然而在需求方面,市场却在问,“中国何时会回来”。

钴价下跌会让担忧电池原材料成本的汽车制造商松口气,但也会给中国以外地区项目的上马带来很大挑战。

在美国,由于华盛顿方面担忧中国在钴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在美国国内以及许多被认为对美国友好的国家,都出台了促进钴生产的重大激励措施。然而,如今在《通胀削减法》框架下的这些激励措施需要多年时间才会看到成果。

出于对刚果(金)使用童工现象的担忧,汽车制造商一直在推动研发较少使用钴的电池化学材料,刚果(金)出产的钴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钴是开采铜矿或镍矿的副产品,而后两种金属的价格仍然较为强劲,这意味着即便钴价下跌,供应也很难减少。

不过业内消息人士称,小型非正规矿场已经在减产,此类矿场占到刚果(金)钴产量的15%至30%,一些作坊式的生产商转向开采铜。

嘉能可首席财务官史蒂夫•卡尔明(Steve Kalmin)上月在一个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将寻求动态管理钴生产和销售”以应对价格下跌。

如果由中国洛阳钼业(CMOC)所有的全球第二大钴矿Tenke Fungurume获准恢复从刚果(金)出口,钴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该矿场去年7月因税收纠纷而被禁止出口,但此后一直保持生产,据市场估计,目前该矿场储存有1万至1.2万吨钴,相当于去年需求量的6%。

中国在全球钴开采产量中的占比预计将会上升,主要是由于洛阳钼业在刚果(金)的Kisanfu铜钴矿今年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城汽车产业研究院

GMT+8, 2025-5-5 06:18 , Processed in 0.0158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